最新消息

應用非熱加工技術,高麗菜盛產有解方

農產品的季節性產銷供需失調,是全球農業的重要問題。製成半成品供做進一步如加工、調理等使用,是國際間普遍的有效解決方法之一。但傳統過程涉及熱加工程序,會影響甚至破壞農產品的色香味及營養與機能成分,非熱加工因此成為全球新興與熱點的處理技術。

為了讓消費者能食用原型態、保留原新鮮狀態的蔬果產品,即可達到健康又美味之訴求,國立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徐源泰教授研發團隊,利用高靜水壓技術及高壓均質處理之非熱加工技術,提升高麗菜與青花菜之可溶性膳食纖維與異硫氰酸鹽等機能性,成功開發為可多元應用之蔬菜粉原料素材,且已取得製程技術新發明專利,讓食品原料業者於大量收購蔬果後,亦無須擔心保存不易之問題,尚可因應市場需求衍生蔬菜米、蔬菜錠、膳食纖維沖泡飲、蔬菜抗菌紙、健康休閒食品等多樣產品,有效解決盛產時期之生鮮產品銷售壓力,並提高農產品附加價值。

圖1、高壓均質設備(左)及高靜水壓設備(右)​▲圖1、高壓均質設備(左)及高靜水壓設備(右)。

圖2、加值化高麗菜(上)與青花菜(下)原料開發相關產品

▲圖2、加值化高麗菜(上)與青花菜(下)原料開發相關產品。

  • 執行單位/計畫主持人:國立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/徐源泰教授
  • 利用非熱加工開發甘藍類蔬菜高值化產品與產業運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