後疫情時代,依靠循環農業建構有彈性的食農系統(上)
- 發佈日期:
- 資料來源: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科技專案計畫
農業科專服務小組/蘇向豪 專案經理
2020年世界爆發由Covid-19引起的流行性疾病後,凸顯了全球食農產業鏈的脆弱與暗藏的危機。
過去在全球化的推動下,國際糧食市場呈現高度資本集中的二元化結構,具有發展大農場條件的國家(如:美洲、澳洲、部分亞洲與東歐國家等),透過規模經濟的優勢,向國際市場穩定且相對低廉的糧食,取得國際糧食市場的話語權。其他國家在經濟效益的劣勢下,必須向農業大國採購大宗糧食,以穩定國內價格。今年Covid-19爆發後,各國為穩定國內糧食安全,大宗糧食瞬間成為重要的戰略資源,全球生產小麥與稻米的主要國家,如俄羅斯、哈薩克、越南及印度等地區,其政府第一時間提出限制特定農產品出口的禁令;而未提出出口禁令的巴西、阿根廷等國家,也因為防疫封城及港口運作停擺等影響,使得農產品出口受到波及,頓時使全球大宗農產的期貨市場發生有感震盪,其影響甚至讓聯合國糧農組織、世界衛生組織及世界貿易組織,罕見地出來警示糧食危機發生的可能性,同時簽屬聯合文件要求各國政府在保護國民健康與福祉時,除留意與國際貿易相關的防疫措施外,亦須確保糧食供應鏈不會受到中斷(例如限制食品業勞工的流動,以及因延長食品邊境查驗導致食物腐壞的結果),且應避免國內糧食出現不合理短缺的情況。
食農供應鏈的改革聲浪
除了國與國之間的糧食貿易問題,觀察各疫情爆發嚴重的國家,因民眾恐慌性地購買,新聞版面上不時出現賣場出現被掃蕩後的貨架畫面。但諷刺的是,原本消化大多數農產原料的飯店、旅館、部分工作場所及學校受疫情影響而被迫關閉,使得中央廚房對於食品原料的需求銳減,農民或農產供應商若無法將銷售轉往一般零售或其他通路,只能放任價格崩盤或任其腐壞。現今脆弱的食農系統結構,在這次的疫情中,使得糧食缺乏與糧食過量的問題在同一個時間點上,發生在我們眼前。國際上對於要求食農產業鏈改革的聲浪越來越高,而透過循環經濟系統,避免食品浪費、強調再生及透明的價值鏈,創造更具彈性的供應鏈體系,似乎是各種改革方案中一條可行的解方。
艾倫‧麥克阿瑟基金會(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)於城市與循環食品經濟(Cities and Circular Economy for Food)的報告中提到兩個概念1. 縮短食農供應鏈;2. 發展循環農業體系。而提到縮短食農供應鏈,在疫情於歐洲大流行期間,特別是法國、波蘭及西班牙,其運行已久之社區支持型農業(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, CSA)型態,恰好為農業產銷注入了強心針。該交易模式主要透過預定與預先支付的形式,在經由農民市場的配銷,於本次疫情期間成功地證明CSA模式不容易受市場價格劇烈波動影響。除此之外,以蔬菜盒產品為主的CSA類型,因定期供應多種蔬果品項,在田區種植的規劃上,不像單一品像大面積種植的作物,在農忙時期會有大量的人力(常為聘僱外籍移工)需求,因此可穩定農業人力配置,並間接解決了各國邊境封鎖導致勞力無法輸出的問題。目前,這些地區性的小型生產系統正受到國際機構的關注,今年3月FAO也建議其會員國應加強當地生產,並縮短食品供應鏈作為政策目標,在民間企業,如聯合利華、達能及百事可樂等主要食品品牌的CEO,也加入了糧食與土地利用聯盟(Food and Land Use Coalition),朝向投資在地化且可持續發展的食農系統。因此,雖在生產目標上CSA並無法滿足整體食農產業鏈的需求,但「使用更多的本地食材,增加食品的可追溯性與安全性」的概念,預期將是未來食農供應鏈發展的重要目標。
發展循環農業體系建構彈性食農供應鏈的策略
除了建立較短的食農供應鏈,確保食品安全與確保農民生計之外,為了因應高風險的環境與社會變化,今年5月22日,歐盟發表了農場到餐桌的發展策略(Farm to Fork Strategy),預計在2030年時,將有害農藥的使用降低50%、化學合成肥料使用減少至20%、整體營養損失降低50%,目標為在氣候與其他風險環境下,得以維持人民的營養攝取目標與環境生物多樣性。這策略的推動與循環農業的理念不謀而合,於城市與循環食品經濟報告中表示,針對降低化肥施用,以及降低營養損耗的目標上,艾倫·麥克阿瑟基金會提出了:(1)封閉營養循環、(2)防止食物浪費以及(3)充分利用殘留物的幾種作法。
作法內容與臺灣相關發展現況等,將於下篇文章中呈現。
參考文獻
- Building a healthy and resilient food system.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. May, 2020.
-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is a Safe and Resilient Alternative to Industrial Agriculture in the Time of Covid-19. International Network URGENCI, April, 2020.
- CITIES AND CIRCULAR ECONOMY FOR FOOD.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. 2019.
- EDDY WAX. There’s work on the farm’ EU countries tell the newly unemployed. POLITICO. March, 2020.
- Raúl Siche. What is the impact of COVID-19 disease on agriculture? Scientia Agropecuaria. vol.11. 2020.
- 施柏榮。糧食保護主義會出現嗎? 後疫情時代更應該思考的是農民的經濟安全。環境資訊中心。2020年4月。